从堆积如山的纸质简历到一键查询的人员数据库,从耗时费力的人工绩效工资核算到一键生成的绩效工资汇总表,人事管理者们的 “减负增效” 梦想,正在数智化转型中变成现实。想知道同行们是如何做到的?这场直播听了不亏!
1.多场景业务智慧赋能
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安淑红,结合学校业务发展需求,回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历程,指出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建设关键,并以多场景业务为例,详述系统提供的管理赋能作用,如薪酬管理,通过系统实现绩效工资的核拔测算、总额管理、工资上报以及工资汇总,极大提升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核算和发放效率。她还指出,以业务需求为核心,构建出一体化管理模式,在高效化、透明化、智能化方面价值明显。

2.“无接触式”招聘入职
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事数据系统管理负责人袁田,基于学校发展概况,系统解读学院人事系统建设全景,指出明晰系统建设背景及目标、核心思想及架构、落地模块等的重要性,并聚焦人员生命周期中的“入”场景,拆解公开招聘、入职的业务流程及其信息化实现应用,肯定了系统在促进学校招聘数据互通共享、招聘全流程提质增效、人才质量数据化分析及资源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多维价值。

3.数智化重构评审新生态
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师资管理负责人武岳,从国家政策要求出发,指出学校职称评审改革的着力点,以及职称评审制度变化下的管理要求和业务痛点,并深入剖析准备工作、个人申报、部门审核、过程监控、数据归档等全流程系统应用。她还强调通过系统支撑,学校的职称评审数据自动化覆盖率正在逐年提升,切实提升了评审效率,增强了数据管理能力,提高了评审透明度和公正性。

4.薪酬管理优化升级路径
北京电影学院薪酬科科长张卓,基于学校薪酬系统建设背景以及亟需解决的管理痛点,全方位拆解学校的薪酬业务,重点解读薪酬变动、二级单位津补贴上报、课时填录及薪酬数据应用的数字化实现,比如,在薪酬变动上,详解因入职、标准调整及年度薪级调整的系统实现路径。此外,她还系统总结了薪酬信息化的建设关键和应用价值,为薪酬管理优化提供了经验参考。

此次的案例分享,再次印证了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管理理念的革新,为一众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注入了新活力,也为赋能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地提供了助益。